“降脂”与“抗炎”双引擎驱动动脉粥样硬化管理新范式
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ESC 2025)期间,本刊有幸邀请到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桢玥教授与墨西哥ABC医疗中心(American British Cowdray Medical Center)心脏病科主任Lilia Sierra-
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ESC 2025)期间,本刊有幸邀请到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桢玥教授与墨西哥ABC医疗中心(American British Cowdray Medical Center)心脏病科主任Lilia Sierra-
2025年9月22日,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神经病理学报》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揭示了一种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TSPO(18 kDa易位蛋白),在症状出现前的早期阶段就已显著上升。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的理解,也为早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JBM)是一本专注于生物大分子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期刊。它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创刊于1990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该期刊以发表高质量的原创
9月,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杰泽罗陨石坑有了个大发现,挖出的一批岩石,长得特像地球远古微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
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以“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为主题,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认知健康。在这一重要节点,神经时讯特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杜怡峰教授,围绕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预测、血液生物标志物应用、疾病修饰治疗及非药物干预等前沿话题,深入解读如何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已获广泛认可。然而,如何精准识别具有高残余炎症风险的个体,仍是实现个体化干预的关键挑战。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ESC 205)上,来自英国的Kenneth Chan教授系统介绍了ORFAN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
本文仅供中国大陆地区执业的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您非前述专业人士,请离开本页面
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记忆“短路“的瞬间。我们总以为这些小插曲无关紧要。但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当这些遗忘变得越来越频繁,最终将演变成一种疾病——痴呆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
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上,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b Doughty教授公布了备受关注的BioMACS试验的结果。该研究评估了基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TnT)水平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肿瘤治疗领域,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手段,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如何精准地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以及如何更好地选择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物标记物的研究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为筛选适宜患者、预测治疗效果及优化治疗策略提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正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侵蚀着患者的内心世界:它悄然抹去记忆,扰乱时空感知,最终剥离一个人的经历与身份。它常被称为“老年痴呆”,事实上,这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仍是重大公共卫生负担。目前,其定义为存在已知风险因素(如烟草烟雾、家庭烹饪和取暖燃料产生的烟雾、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的人群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₁)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低于正常下限或0.7。然而
随着研究的深入,准确识别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治疗有应答的患者对于优化临床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既往研究表明,宿主遗传因素和病毒学标志物如基线HBsAg(相关链接)、HBV RNA(相关链接)和HBcrAg(相关链接)水平及早期动态变化均有助于预测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确诊依赖于淀粉样蛋白β(Aβ)斑块和神经纤维tau(τ)缠结的检测,目前主要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实现。这些蛋白质病变在症状出现前几年就已经出现,这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了一个窗口期。PET成像模式提供了对疾病进展的关键见解,但
作全球糖尿病领域的“学术风向标”,第61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 2025)汇聚全球顶尖研究者,共探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前沿。在这场国际盛会上,上海多家顶尖医院专家团队携高质量研究成果登场——覆盖妊娠期糖尿病防控、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机制、肥胖
生理性健忘是正常老化,表现为一时想不起名字,过一会儿或经过提醒后想起来;忘记某件事情,但事后能回忆起来;虽然记性有点差,但不影响日常生活。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简称AD),是一种隐匿起病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全球范围内痴呆症的首要病因,影响着超过 5500 万名患者。近期针对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批准的以 β-淀粉样蛋白(Aβ)为靶点的免疫疗法,凸显了可获取的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这些标志物不仅用于检测疾病病理,还用于对病理进行分期,以实现最佳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标志物 tau蛋白 natureaging 2025-09-17 17:13 6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推动全社会形成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共识。
在召开的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雪燕/袁晋青教授团队带来9项研究成果。研究方向聚焦冠心病血栓、炎症及老年心血管。其中1项Oral及1项Moderated Poster聚焦于凝血相关生物标志物在冠心病预后中的预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科学家最近发布研究成果称,TSPO(18 kDa转位蛋白)这一关键脑炎症生物标志物,有潜力在阿尔茨海默症相关记忆力问题及其他症状尚未出现前,实现疾病的超早期检测。该成果发表在《Acta Neuropathologica》杂志上,被认为有望彻